6月11日到18日,市档案局局长关明成同志带队赴北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查阅并复印一批有关荆门解放的的历史档案,包括1947年至1949年江汉军区(湖北省军区)解放京山、钟祥和荆门县城,以及林彪领导的第四野战军(东北军区)于1949年5至7月在荆门部署重大战役的历史档案,共计46件300多份。这批珍贵的历史档案在沉寂了近60年后,终于重回故里,不仅丰富了荆门市馆藏档案史料,填补了荆门历史研究的许多空白,而且展示了共产党军队与国民党军队在荆门这块热土上展开的斗智斗勇的生死较量,展示出一出决战决胜的历史话剧。
2007年春节前夕,荆门市档案馆征集到6张四野1949年在荆门及周边部署6个军约25万部队,准备与国民党宋希濂部展开决战的军事地图。随后的研究表明,这段历史史料在荆门毫无记载,研究也是一个空白。同时,1947年至1949年,江汉军区在京、钟、荆的战斗经历主要是老同志撰写的回忆录,缺乏原始史料作支撑。对此,关明成同志想到这些历史档案可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能够查到。于是便与在总政宣保局工作的战友何光银局长联系。正巧何局长与解放军档案馆馆长刘英同志同在国防大学学习。何与刘协商后,同意我们去查阅这批档案。在北京期间,查阅组得到了何光银同志和解放军档案馆刘英馆长、毛副馆长、保管利用处宋处长、代副处长和尤助理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他们不仅全程提供交通工具,而且将馆藏江汉军区全部档案目录、四野1949年档案目录提供我们查找,并调出所需档案原件让我们阅读,将与荆门战役有关的部分为我们进行了复印。他们热情的接待,周到的服务,全力的支持,给查阅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征集的历史档案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档案18件,78份。其中有《四野各部队位置要图》、《歼宋具体部署》、《阵中日记》、《宣沙战役战斗统计》等。特别是1949年6月25日由林彪签发的《歼宋具体部署》电报,命令第38、39、41、46、47、49六个军约25万兵力,在荆门城及周边布署“口袋”战役,准备歼灭宋希濂部队的史料,更是弥是珍贵。
征集的江汉军区史料共28件,223份。详细记载了江汉军区独立一、二旅于1947年至1949年初驰骋于荆门、钟祥、京山的这块热土,组织歼灭国民党军队的各个大小战斗具体过程和敌我伤亡情况。特别是1949年2月3日至6日解放荆门县城的《荆门战斗总结报告》中,将战前敌我态势、我军战役布署、部队作战表现、作战经验教训、歼敌详细情况等,记载的十分详实、具体、客观,是难得的珍贵史料。
此次赴解放军档案馆征集,是荆门市档案馆首次赴外地征集查找荆门史料。查阅回来的档案对荆门的近代革命斗争史研究和丰富历史馆藏、积淀文化底蕴有重要作用和价值。首先,它填补了历史研究的空白。1949年5至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荆门及周边部署6个军约25万兵力,不仅解放了荆门城南的沙洋、后港、拾桥和十里铺等地,使荆门于7月11日全境解放,而且准备在荆门城布下口袋阵,吸引宋希濂部,准备全歼之。后由于敌情变化,荆门歼灭战未能实现。但四野25万部队迅速解放沙市、江陵、宜昌的行动,正是在荆门及周边地区准备和出发的。这段历史研究在荆门一直是空白。此次征集行动,填补了这一盲区。其次,它补充了原始资料的不足。1947年至1949年2月,汉江军区独立一、二旅在解放京山、钟祥、荆门的历程中,发动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由于缺乏一手资料,在过去的研究中,主要是参加战斗的老同志写的回忆录,这些与历史事实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出入。这次征集的江汉军区史料补充了这些不足。第三,它丰富了馆藏档案的内容。由于历史的原因,荆门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极少,解放前革命斗争原始档案更是凤毛麟角。近些年来,尽管我们竭尽全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征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此次征集活动,必将对丰富馆藏,改善结构,服务社会发挥重要作用。(荆门市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