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刀区延研会 李新伟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延安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特别是在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继续弘扬延安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一、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两个健康”的概念。何谓“两个健康”?即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非公有制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的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突破、新作为、新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大课题。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多困难,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来源多元、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在极少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诚信不足、有的甚至违规违法经营等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两个健康”发展。
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市场环境不佳,公平公正竞争缺失。二是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降成本机制还未有效形成。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税费成本以及要素价格易涨难降、中介收费屡治不降等。三是面对转型升级这座“火山”,政府有关部门缺乏靠前指导和有效服务。一些政府部门为民营企业办事效率仍然不高,一些公务人员对民营企业家“清而不亲”,对企业家“笑脸相迎、事情不办”。一些惠企政策执行走样、落地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等。
同时非公经济人士也还存在一些的突出问题:一是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在发展企业过程中,不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注重科技研发,使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二是环境适应能力不强。由于在企业经营上管理方式粗放、管理制度缺失、经营理念落后,面对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缺乏应变及危机处理能力,创新能力不足,对产品结构调整、自主开发、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能力弱。三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力。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企业家的文化,是优质企业家品质、才华、胆识等综合素质的扩展和放大。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生命力起着关键作用。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比重还不大。四是社会责任认识不清。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还要考虑社会利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社会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还不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还不多。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信念动摇或信心不足有所表现,其中向国外转移财富者有之,把家属子女移民海外者有之,从实体经济撤资者有之。
如何有效地解决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和困难,弘扬延安精神是一剂良药。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延安时期的特殊环境下,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在当今,弘扬延安精神是企业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的需要,是坚定非公企业发展信念信心心的需要,是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好企业的现实需要。
弘扬延安精神,有利于企业树立五种意识,对于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是树立服务意识。我党早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新世纪的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抓好企业的服务。没有服务的意识,就没有感到生存的危机,只有高质量的服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获得长足的发展。二是树立团队意识。党中央在延安励精图治十三载,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优良的团队意识。作为新世纪的企业,团队意识是一个企业同心协力不断向上的原动力,员工处处以团队的利益为重,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态度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愿意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增砖添瓦,作出奉献。三是树立顽强的奋斗意识。把延安精神融入到企业全体员工中,使他们在思想和作风上树立不怕吃苦、能够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勤奋工作。四是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在今天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企业必须不断突破现有观念的束缚,既不麻痹懈怠,又不固步自封,努力提升员工队伍应对风险的综合素质,增强化解和承受风险的能力。不断创新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和应对方法,提高综合实力。五是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当今发展的新时代,企业要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加快企业的文化建设,挤出资金和精力用于发展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加快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
二、弘扬延安精神,培养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两个健康”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能让企业家感到巨大的成就感和获得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又能够推动企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发展、做强做大。因此我们要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突出“守法诚信、坚定信心”这一重点,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深入开展延安精神进企业活动,根据企业特点,找准切入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宣传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帮助民营企业家进一步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宣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帮助民营企业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做大做强的精神;宣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帮助民营企业家树立“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努力回报社会的良好品质;宣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民营企业家树立始终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帮助民营企业树立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意识。
加强对非公经济人士的教育引导,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弘扬延安精神,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要以延安精神为指导,重点从五个方面强化引导:一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权威,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三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增强对党委、政府的信任,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个大逻辑,正确认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给企业带来的暂时困难,客观分析经济发展形势和蕴含的有利因素,准确把握企业转型发展中产生的新机遇,充分利用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提振信心,积极主动同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四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增强发展信心,积极投身“十三五”规划实施,努力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振兴实体经济中勇立潮头、加快发展。五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自觉珍视和维护社会形象,增强社会信誉,做到洁身自好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积极参与“千企扶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坚持从严治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党魂,它所形成的一套优良传统和作风是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被称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延安精神的这种廉政建设效应,对于从严治党、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系统阐述,科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与企业的角色定位,准确指明了政商良性互动形成合力促发展的正道正轨,明晰划定了领导干部和企业家正常交往必须遵循的准则、规矩和底线。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举措,是拒绝权钱交易的有力支撑。企业作为调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一员,对于国家经济总量、大众就业具有重大意义,而存在于企业与市场之后的第三只手,则使得市场对于企业不公平,使得政策对于企业不公正。拒绝权钱交易,就是拒绝政府为官不为、为官胡为、为官不清、为官不洁,使政府真正转型成权衡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者,国家为民政策的拥护者。
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要“亲”商,廉洁从政。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所谓“清”,就是与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必须掏真心、用真力、出真招服务于人民;在“亲”商中斩断私利杂念,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要“亲”政,守法诚信。守法律、讲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民营企业家要在“亲”政中斩断投机的杂念,不寻租、不行贿、不破坏市场规则、不做蝇营狗苟之事,以良心品质和诚信经营铸造企业品牌,以守法清白的企业家形象展示给公众,这样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客户的认同,企业才能行稳致远,做成百年老店。
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对延安精神进行深刻解读,更好地将其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结合起来,与促进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深化其精神内涵,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