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机构 工作资讯 延安精神 理论研究 六进工作 计划总结 县(市)区动态 革命圣地 红色荆门 学习交流 图片集萃 延安视频 革命故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延安精神
 
第三讲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的现实途径
日期:2013-03-03

  毛华


  延安精神的四个组成部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其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必须把延安精神融汇到时代精神当中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弘扬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我们在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学习和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经验和资源。效益优先的原则,各种经济手段的运用,都可能对我们的理想信念产生挑战和诱惑。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列举了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六个方面的表现,其首要表现就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决定》在论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任务时,提出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可见,共产党员要不要和能不能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仍然是今天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是新时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有效途径。
  (一)、把共产党人奋斗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理想和近期理想、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目标统一起来,是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以贯之的主张,也是我们党不断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保证。
  《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名言:“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我们党建立90年来,正是由于比较好地处理了为人民眼前利益而奋斗和始终代表人民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关系,才可能使广大党员做到不在胜利面前沾沾自喜,不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不在诱惑面前动摇涣散;才可能使党带领人民在民主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不断胜利前进。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一生无论在何种处境,都始终忠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并强调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同时在这个前提下,教育人民尤其是青年要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他在改革开放之初指出:“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
  邓小平的这些论述说明,在他看来,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延安精神中最重要的内容。如果今天因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执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就淡化甚至丢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就不再需要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再需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那就会在精神上解除武装,就不可能弘扬延安精神,更不可能使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接受延安精神的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强调:“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努力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胡锦涛总书记在进入新世纪后也指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党员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这些重要论述都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我们都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延安时期我们凭着延安精神,取得了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新时期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应该弘扬延安精神,建立起新时代的伟大业绩。对于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弘扬延安精神必须首先解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问题;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延安精神才能得到发扬,也才能把其中的艰苦奋斗等精神推广到全社会。即使对于广大群众来说,要发扬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必须树立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总之,理想信念是一切精神力量的源泉。有了崇高的理想,人才会有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理想信念作为支撑,任何精神都会黯然失色。
  (二)共产主义无论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一种运动,都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今天的中国距离共产主义的目标,无论与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学说时相比,还是与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时相比,都不是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了。我们党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验证了我们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现在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起着动摇、瓦解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作用。例如,说“共产主义遥遥无期,太渺茫了”;说“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讲共产主义理想不合时宜”等等。如果对于这些“理论”不加以必要的澄清,要使广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延安精神,必然会事倍功半。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后,所指出的历史必然趋势。在共产主义,人类社会将“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社会要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当然要具备发达的生产力,同时还要由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去奋斗、去争取。因此,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但这个过程又是由许多发展阶段组成的,只要这些阶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相联系,那么,每完成一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就是向共产主义迈进了一步。因此,共产主义虽然遥远,但并不渺茫,更不是遥遥无期。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就是说,共产主义不仅指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也指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现实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主义早在19世纪中叶就开始实践了,而且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起,也开始实践了,并经过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的艰苦奋斗,建立起了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又通过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加快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步伐,为从这个阶段向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乃至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准备了和继续准备着物质条件。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确实使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但这并不表明共产主义的学说错了,也不表明共产主义的运动失败了。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不仅能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而且综合国力逐渐跃居世界前列,充分说明共产主义无论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一种运动,都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如果在延安时代,我们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民主主义政策时,尚且需要使每个党员明确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需要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需要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那么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我们党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策的时候,更应当强调每个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
  (三)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从领导人民不断向共产主义制度迈进的意义上理解,我们党的革命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因而仍然是一个革命的党,是执政的革命党或革命的执政党。不能把革命党和执政党对立起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不能变,党的共产主义奋斗目标也不能变。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说“共产党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并转变为执政党,不能再称为革命党了”,很容易引起歧义。“革命”这个概念有多种含义,既指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暴力革命,也指由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落后制度的整个过程,甚至指在一定社会制度内某些领域进行的根本性变革,比如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创造等等。因此,党执政后还要不要革命,关键看从什么意义上理解革命。如果从“暴力革命”的意义上理解,我们党的革命任务早已完成,当然不再革命了。但如果从领导人民不断向共产主义制度迈进的意义上理解,我们党的革命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因而仍然是一个革命的党,是执政的革命党或革命的执政党。从国际范围看,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对于当代资本主义体系来说,本质上也是一种革命。这种革命当然不采取暴力方式,也不向外输出。但是,反对革命的力量却并没有因此放弃或放松对我国进行的渗透、颠覆、分裂活动,反而有时不惜采用暴力方式。这些矛盾和冲突从反面说明,国内外敌对势力从来不认为我们党的革命任务结束了。马克思、恩格斯曾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共产主义没有最终实现,共产党的革命任务就不可能结束。
  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把“革命党”天天挂在嘴上,但也绝不能否认自己是革命党。我们讲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是由我们党领导的,怎么能说我们党不再革命了呢?可见,要我们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其要害在于把“执政”和“革命”对立了起来,抹杀了我们党的执政与资产阶级政党执政的本质区别。如果误信了这种“理论”,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就会被改变,党的共产主义奋斗目标就会被取消。果真如此,不要说延安精神无法弘扬,就连延安精神的载体也不存在了。
  我们说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是要求整天把共产主义挂在嘴上,而是要求我们在任何艰苦复杂的条件下,始终牢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为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懈奋斗。联系我们所处的时代特点,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为大力推进科学发展而多作贡献。
  二、弘扬延安精神,促进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就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成果。
  (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继续,我们一定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使之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延安精神是有机统一的。延安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积极探索如何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改革。因此,延安时期,我们党在边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创建了一整套新的制度,如“三三制”、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民主选举、精兵简政、减租减息等等,既是对旧中国、国民党制度的改造,也是对苏维埃制度的创新和新探索。
  延安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革命的,也是开放的。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从国统区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有25万多人,仅1938年5月—8月,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到延安的就有2288人,最多时一个月就有1000人。还有600多海外华侨、200多国际友人来到延安。这些都说明,即使在那样的一个山沟里,我们党也不是封闭的。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时代的基本任务,也是新的时代精神。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方式,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是革除束缚、促进发展的精神。开放也是社会进步的方式,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是大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精神。不改革,社会就没有活力,社会主义就不能发展,历史就不能前进。僵化就是死路一条。不开放,就不能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闭关锁国,也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合作共赢,正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二)、发展永无止境,探索也必然永无止境。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新情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
  一切不发展的东西,都是坚持不住,弘扬不了的。继承和弘扬的过程,就是对优秀传统研究和发展的过程。延安时期是党和人民的创造力空前迸发的时期,毛泽东思想,就是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就要进一步弘扬这种创造精神,用创造性的思维和精神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着力研究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全靠我们自己,走自己的路,这就是历史的结论。这正是延安精神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当代中国,13亿人齐步迈向工业化、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这是一幅多么波澜壮阔、振奋人心、震惊世界的画卷!这样一个伟大历史进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艰难险阻,都是前所未有的。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都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全国人民的智慧,依靠中华民族的集体力量,进行艰苦卓绝的历史探索。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是在这种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我们中华民族才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坚持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善于把上级精神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敢于说实话,办实事,报实数。墨守成规,唯书唯上,是不可能有大成就的。
  在国际上,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封闭是不能发展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要拿来为我所用,只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都要拿来学习、研究和借鉴。中国的发展要同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国际关系。没有共同利益的和平是靠不住的。当今中国的发展,是建立在与世界各国长期的和平、合作、共赢基础上的发展。
  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探索。今天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延安时期伟大探索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情况也更复杂的探索。延安时期,条件艰苦,形势危急,敌人就在眼前,凶险能直感身受,而现在的环境远比延安时期复杂得多,风险也诡谲多变,延安时期的敌人不会给我们唱赞歌,而现在的敌对势力,对我们围追堵截的手法多不胜举、奇异变幻。正因如此,我们既要大胆探索,又要十分谨慎应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指导我们正确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不断开拓创新的护身符。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弘扬延安精神,一定要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构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它不但关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更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不但关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涌流,更注重社会利益的分配和调整;不但关注经济实力的增长,更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不但关注开发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但关注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准确地而不是模糊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理解和掌握,才能真正学懂弄通,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
  解放思想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先导,改革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实践,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科学发展难题,靠改革创新思路构建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让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成为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要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努力使科学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现代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大块头、大变化、高速度”的历史时期。这就是中国现在的特点,所有问题都和这一特点相联系。我们的发展要谋求“高速度小波动”的发展,必须保持长期稳定和长期发展。低速度不是科学发展,大波动也不是科学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在江河湖泊中运行的“小船”了,而是在大洋的狂风巨浪中航行的“大船”。中国共产党人驾驶满载着13亿中国人民的这艘大船,正航行在世界各国合作、竞争又充满着斗争风险的历史波涛之中。
  哥本哈根会议改变了人类对世界未来和发展道路的看法。世界各国都在重新审视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观,推动了发展观的重大变革。发展不应是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而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们的工业化、现代化也不可能重复西方式工业化、现代化的老路,只能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趋势的科学发展之路。
  三、弘扬延安精神,坚持执政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延安精神的本质特征。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强化了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亿万人民谋福利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为人民服务与密切联系群众是不可分的。在延安时期,我们党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保持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可以说是鱼水情深,密不可分。朱德总司令曾写诗赞扬当时的军政军民关系:“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乡安。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天地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只见公仆不见官”,生动体现出了军民的鱼水深情。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延安时期,曾发生过毛泽东两次“挨骂”的故事,生动的验证了人民群众在他心中的地位。
  一次是1941年6月3日,在一场突来暴雨雷电中,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不幸触雷电身亡。一位农民听说后,逢人就说:“老天爷不开眼,响雷把县长劈死了,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保卫部门闻讯,要把这件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毛泽东知道后,立即进行阻止。他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
  不久,在陕甘宁边区的清涧县农村又发生了一起类似的事情。农妇伍兰花的丈夫在山上用铁犁耕地时,不幸被雷电击中身亡。伍兰花一边悲痛,一边大骂“共产党黑暗”、“毛泽东领导官僚横行”等。中央社会调查部闻讯后,把伍兰花拘押到延安,并由保卫部门建议判处死刑。
  毛泽东从社会调查部送来的《情况汇报》中,知道了这件事。他对社会调查部的人说:“你们不能这样做嘛!……中央设立社会调查部,不是设几个官位。如果不做调查,就随随便便抓人、杀人,这是国民党的黑暗做法!就这些而论,人家骂得就有道理呀!”他当即要保卫部部门把伍兰花带来,经过聊天拉家常,毛泽东了解到伍兰花家中的困难,他把保卫部部长叫进来,当面嘱咐说:“把这个妇女马上放回去,还要派专人护送她回家。记住,去的人要带上公文,向当地政府当面讲清楚,她没有什么罪过,是个敢讲真话的好人。她家困难多,当地政府要特别照顾。对于清涧县群众的公粮负担问题,边区政府要认真调查研究,该免的要免,该减的要减。我们决不能搞国民党反动派那一套,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毛泽东从群众的民怨骂声中深刻反思,并举一反三,下决心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同志一道,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进工作。在中共中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带头行动,先后进行了三次精简。在减轻人民负担,减少消费支出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解决当时的经济困难,又不增加群众负担,毛泽东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民学各界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渡过了难关。
  毛泽东在延安曾说过:“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可是永远也离不开水啊!”
  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在于她是人民的政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走人民战争的路线,以小米加步枪赶走了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打败了蒋家王朝,解放了全中国人民。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面对浩浩荡荡的游行大军,面对激情万丈的人民群众,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一遍又一遍地高呼“人民万岁!”与游行群众呼喊的“毛主席万岁”互为呼应,响彻云霄。此情此景,亘古未有。这绝不仅仅是对人民群众的礼节性回应,而是他最真诚的呼喊。透过这种呼喊,我们可以体味到他老人家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是全中国人民的胜利,永远都不要忘了人民。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明确地指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国人民谱写着时代的新篇章。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跃居全球前列。
  历史的车轮进入了新世纪,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历史的指向、最广大的视野,再一次把“人民”列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之中。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充满忧患意识。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清醒地告诫全党:“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他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党执政的历史经验,指出努力方向,着重强调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执政为民”的本质就是要为老百姓谋利益,谋幸福。
  坚持执政为民,就是要做到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的,永远不能忘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把群众“当亲人”。作为党的干部,不管职位高低,都要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时刻牢记老百姓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
  首先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要真心做群众的公仆,心中装着老百姓、脑中想着老百姓、一切为了老百姓,带着良心和感情干工作,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要经常深入基层,到企业、到农村转转,到群众家里走走,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要求,做到与群众心贴心,而不是整天坐在小车上,来时一阵风,去时一道烟,让群众在背后指指点点。尤其是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要挺身而出,站在群众前面,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去关心帮助他们,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98抗洪、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包括我们市发生的一些自然灾害,党和政府的关怀都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区,组织各方力量大力救灾,在考验中同群众建立了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要真心关注群众疾苦,设身处地为困难群众考虑,不断加大帮扶力度,最大限度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用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其次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看问题有好多角度,工作中有些问题从领导干部的角度看,认为群众不支持、不配合我们的工作;但从群众的角度看,认为我们不尊重他们、不维护他们的权益。全国各地发生的一系列征地拆迁恶性案件就是实例。在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群众意愿,想问题、定思路、做决策过程中都广泛征询群众意见,看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始终把群众的意愿作为我们的工作导向,赢得群众支持。要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在国企改革、旧城改造、征地搬迁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推进中,先讲群众利益,再讲政策措施,先想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再看我们的工作还有哪些差距。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优化服务等手段做群众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宣传给群众,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工作中的难题迎刃而解。
  在国企改革方面,有正反两个典型案例,足以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
  一个是反面典型,发生在吉林省通化市。通化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吉林省最大的国有钢铁企业。2009年7月,国内著名民企建龙集团重组通化钢铁集团时遭职工反对,委派的总经理陈国军被职工围殴致死。集团子公司通化钢铁停产11小时。当晚,吉林省政府宣布,建龙将永不参与通钢重组。
  通钢事件触及的就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敏感“神经”——国企改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国有企业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应该肯定,进行企业重组,是为了通过资产优化组合使企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因此,无论面临着多么错综复杂的矛盾,改革依然要进行,结构依然要调整。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利益的再分配,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特别是国企改制或重组,涉及全体职工的利益矛盾会显得更加突出。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通钢改革失败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诱发因素应该是不尊重职工基本权益的官僚作风。广大职工对企业重组方案不满,既没有办法通过合理的渠道去表达自己的意愿,更无法使自己的意愿得到尊重,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不满在职工群众中互相影响,产生共鸣,最后必然会集中爆发,产生悲剧。通钢的改革,完全背离了民主、公开的原则。制定改革方案只是几个高层人员闭门造车,甚至把国企的管理层都排斥在外,几个资方代表就把方案定了,完全漠视广大职工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参与权,忽视广大职工的基本权益。这样的改革,不失败才怪!
  另一个是正面典型,发生在山西太原。大秦公司是太原铁路局将原有分局改制后组建起来的我国规模最大的铁路运输国有控股企业,主要负责大同至秦皇岛铁路线的煤炭运输任务,涉及国内六大电网、五大电力公司、十大钢铁企业和6000余家工矿企业的用煤。改制过程中和改制后,公司一方面充分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现代企业生产的原则,对原有的生产链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大幅度扩大了运输产能,提高了管理层集中协调的能力;另一方面,严格遵循传统国有企业的治理原则,实行“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一体化”的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工会的职能作用,保障工人在工厂的政治地位、民主权利与民生福利。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给铁路运输也带来巨大冲击,大秦公司的产能急剧下降。面对这一形势,公司做到了不让一个职工下岗,不让一个职工及其家属看不起病,不让一个职工的孩子上不起学;同时,副段长级以上干部的工资降低20%,而职工津贴反倒平均增加12%。他们的做法就是充分体现了“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理念,就是新时期的弘扬延安精神。
  其三要坚持发展为了群众,我们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推动发展为己任,以造福群众为追求,在工作中做出一些实实在在、利民惠民的政绩,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加快发展,让人民更幸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有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就业压力加大。我们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切实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不同群体间的具体利益关系,在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安全稳定等工作上功夫,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群众富裕、安乐地生活。
  其四要加强思想改造和党性锻炼,增强执政为民、抵制腐败的自觉性。现在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掌握着各种权力的领导干部如果放松思想改造,缺乏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自觉性,就容易脱离群众,就可能出现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事实证明,这种情况已对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党内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滋生和蔓延,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不作为、乱作为,使党的肌体受到严重损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2010年5月30日,广东省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涉经济违纪被查。经查,其在任期间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其家族谋取利益超过20亿。从全国来讲,类似李启红的案例不止一个,一次次为我们鸣响了反腐倡廉的警钟。
  2011年7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消息说,经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对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已于19日上午被执行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在当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惩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有关情况。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由于该领域资金投入量大,土地流转、工程建设等环节权力相对集中,加之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利用职务便利在城市建设领域谋取利益的职务犯罪现象尤为突出。许迈永、姜人杰的主要犯罪行为也均与土地审批和建设领域相关,都是利用手中掌握的土地审批等行政权力违规操作,为自己攫取巨额私利,且犯罪数额特别巨大。罪犯许迈永利用担任杭州市西湖区区长、区委书记、杭州市副市长等职务便利,为14个单位或个人在取得土地使用权、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承揽工程等事项上谋取利益,先后多次索取、收受贿赂共计折合人民币1.45亿余元。许迈永还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国有公司开发房地产项目的利润5359万余元。罪犯姜人杰利用担任苏州市副市长的职务便利,为五个单位在土地使用权的取得、置换等事项上谋取利益,收受贿赂共计折合人民币1.08亿余元。
  孙军工说,上述两案均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区,两罪犯同样都曾经担任主管城建工作的政府领导,两人的主要犯罪行为也均与土地审批和建设领域相关,都是利用手中掌握的土地审批等行政权力违规操作,为自己攫取巨额私利,且犯罪数额特别巨大,在城市开发建设领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孙军工指出,人民法院坚决依法从严惩处严重职务犯罪,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对于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的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坚决判处死刑,绝不手软。
  我们还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部分党员意识淡化;一些领导干部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腐败案件层出不穷。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说到底,都在于这些地方、部门、组织的部分党员和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中,忘记了甚至背叛了共产主义理想,忘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的信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和“一切向钱看”的极端个人主义,有的信仰西方资产阶级的所谓“普世价值观”,有的甚至信神信鬼。党内现存的种种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这种情况如不下功夫改变,群众对我们就会失去信心,群众与我们就会“水火”不容。现在社会上好多人存在着“仇官”心理,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人民群众为什么不仇焦裕禄、不恨孔繁森,不恨王英、吴天祥,而是衷心拥戴他们、永远铭记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把群众当亲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现在我们各级政府每年都承诺集中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如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饮水工程等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广大群众拍手称快。其实,我们只是按照党的要求,为群众作了一些应该做的事,群众就感恩戴德。我们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从中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的认识。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前,党内也出现了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可以说,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决策非常及时,也很有必要。
  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就要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下决心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一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另一个是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解决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中,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认真查找党组织及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照延安精神的基本要求加以改进。这样,我们的党才能始终保持本色,始终跟上时代步伐,成为引领全国人民前行的先进的、纯洁的、正确的政党,也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四、弘扬延安精神,实现伟大复兴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根本内容,也是延安精神的主要标志。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品德,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和强敌,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保持我们自己的发展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立足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要义是发展。落后就要挨打,是历史的真理,也是我们民族的教训。打开国门,实行对外开放,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博大胸怀,也是中国近几十年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经验。但是,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决不能丢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足点。这更是近代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随着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一些人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个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不那么清楚了,对还要不要坚持和发扬它动摇了。这些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能使经济发展、国家强大起来。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首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维护自身的民族独立,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才能趋利避害,逐步发展自己。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加剧着世界不平衡矛盾的发展。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掌握着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凭借其雄厚资本和先进技术进行不平等交换,把广大发展中国家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资本流遍世界,利润则流向西方。其结果是发达国家的财富不断积累,富者愈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不断加剧,贫者愈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承认:“全球化对美国是好事,对其他国家是坏事?……因为它加深了贫富之间的鸿沟。”现在,全世界有13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世界上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的人均收入比已由40年前的30:1上升到74:1,联合国成员国中最不发达国家已由20年前的20余个上升到目前的48个。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资本运动的特性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拥有雄厚资本的西方发达国家,绝不会因为发展中国家落后、贫困而发慈悲放弃剥夺别国的行径,顶多为缓和矛盾给一点施舍而已。许多国家的教训告诉我们,靠发达国家附有各种条件的恩赐和施舍,是始终摆脱不了贫困的。
  其次,我们对外开放,学习西方,但决不能照搬照套,丧失自我。一定要坚持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把通过对外开放学到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变为自己的,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东西,促进自我发展。
  诚然,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决定了我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如果拒绝与各国交往,把自己封闭、孤立起来,就会丧失发展机遇,延缓自己的发展,所以必须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但不能忘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挑战和考验。因为经济活动从来不是孤立进行的。国际资本主义在输出资本的同时,从来都是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结伴而行的,从来没有忘记更不会丢掉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在苏东剧变后更把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可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推行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就是以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又以政治全球化和意识形态全球化来保障经济全球化。这就对我国带来了现实的威胁。我国如果不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不把通过对外开放学到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变为自己的,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东西,那只能受制于西方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处于国际垂直分工体系的底部,是无法发展强大起来的。这已为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所证明。以为参与了经济全球化,加入了WTO,中国就会自动发展强大起来,这不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足点,盲目地去适应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推行的经济全球化,结果只会回到被剥削、受欺辱的老路上去。
  其三,我们在融入世界,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自己相对的独立性,清醒地把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中国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邓小平同志早就明确指出:“我们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的技术,利用外资,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显然,这已把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目的讲得很清楚了。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然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其代言人——西方帝国主义不允许我国发展强大起来,它们总是企图通过包括“和平演变”在内的各种手段、办法使我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以纳入它们的资本主义轨道,成为它们的附庸国。中国本是一个穷国,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为什么1989年的政治风波没有搞垮我国,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图谋至今尚未得逞;为什么中国在世界上说话越来越有分量,这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总结的:“就是因为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为什么说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否则,只能是看着美国人的脸色行事,看着发达国家的脸色行事那还有什么独立性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越是对外开放,越是国际竞争激烈,越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越要把推进事业发展的基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上,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因此,一切期望经济发展、国家强盛、民族繁荣的人们,都要牢记党中央的要求,警惕西方帝国主义设计好的圈套,抵御它们图谋的实施,在对外开放中绝不能忘记、更不能丢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足点,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否则,我国的对外开放就一定会走向邪路,给国家、民族、人民带来灾难。
  (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一个统一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仅要保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英雄气概,更要发扬延安精神中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开创中华民族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作为延安精神重要内容之一的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去夺取胜利的精神风貌,是党的传家之宝。所以,党中央领导人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一直到胡锦涛同志,都一再强调并要求全党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通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宏伟目标。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大背景下,是否还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都存在一些糊涂思想,党的作风上更存在一些与艰苦奋斗精神相对立的问题,我们必须澄清认识、从思想深处解决问题。
  其一,我们实行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倡导通过诚实劳动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诚实劳动的基本特点就是艰苦奋斗。
  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运行方式,是为了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推动生产力的更快发展。这种经济运行方式同其他经济运行方式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要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因为没有生产劳动就没有产品,没有产品就无法进行交换和产生财富。所以,没有生产劳动及其创造出的产品这个基础,资本不过是一些无用的纸片而已,企业、公司的股票也只能是随时破灭的泡沫。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法则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谁想站住脚、发展起来、获得更多的利润、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本,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大科技含量,从而生产出质量好、市场需要和欢迎的产品。而这只能靠扎实工作、勤恳劳动和艰苦奋斗才能得到,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偷懒的。弄虚作假、制假售假只能得逞于一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和法律的不断健全,终归是要失败和受到惩罚的。
  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的确存在着弄虚作假、制假贩假、走私贩私,或贪污受贿,或买官卖官而迅速发财致富的不正常现象,有的还很严重。但如果以此就认为“搞市场经济不需要艰苦奋斗精神”,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其表面和局部,更应看其本质。我国发展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倡导通过诚实劳动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鼓励不劳而获的食利者阶层肆意发展,更不允许其成长壮大、长期存在,否则,就与资本主义没有区别,就不是社会主义了。至于通过违法经营、权钱交易致富的事,更是党纪国法决不允许的,现在党和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对此进行惩治。因此,看到市场经济一些消极因素和其运行中的恶劣影响,就认为发展市场经济根本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对实践也是有害的。
  其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国家的经验教训也启示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等不来、靠不来,西方发达国家也不会施舍给你,只有靠坚持不懈奋斗才能得来。
  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把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目标,就是要使人民群众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能够过上比现在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有一首老歌唱得好: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我们期待的幸福生活,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靠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才能得到。
  一些人一听说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就认为与提高生活水平相矛盾,妨碍人们去享受生活,这是误解。诚然,艰苦奋斗精神当然包括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肆意挥霍,但并不是不要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相反,我们党提倡并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发展生产,就是为了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事物的发展总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和自然灾害,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可能在这些困难和自然灾害面前打败仗。汶川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视察地震灾区时有一个共同的细节,为灾区学生和少年儿童写黑板。胡锦涛在受灾严重的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小学的小黑板上写下16个大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领着孩子们一起大声朗诵。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安置点对同学们说:“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并在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他们共同表达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我们党率领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迅速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力量。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还会遇到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困难和源于自然的各种灾害,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顺利渡过重重难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创造辉煌的业绩。
  其三,艰苦奋斗作为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永远也不会过时。
  在人们的生活已明显提高的今天,有人认为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甚至认为,再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则是倒退。这种认识是十分有害的。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奋斗过程,人类社会今天的一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成果,无一不是经过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了世界,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而奋斗必然面临着许许多多矛盾、问题和困难,奋斗的过程,就是不畏艰辛,探索和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攻破难关、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就是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甚至牺牲宝贵生命的过程。所以,奋斗又是异常艰苦的。奋斗与艰苦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如果将两者相比较,则首先是奋斗,重点也在奋斗,只有奋斗才可能前进。奋斗就是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只有敢于奋斗又善于奋斗且不怕艰苦者,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知艰苦、怕困难而不奋斗者,只能停滞不前,无法改变已有的落后面貌和贫穷的窘态,如长期执迷不悟,结果必然是不进则退,最终被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所淘汰。
  中国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是他们从无数的经验教训中提炼出来的真理。我们党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不畏艰难的优良传统,而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胸怀共产主义伟大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为人民利益的实现、维护和发展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艰苦奋斗注入了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艰苦奋斗思想。可以说,我们党和国家有今天的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完全是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现在,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领导人民继续进行着艰苦奋斗。显然,这个艰苦奋斗过程所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种作风,而且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世界观,体现了热爱生活、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和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正确对待苦与乐、得与失和为党为国为民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反复证明,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支撑,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支撑,是一个政党兴旺发达的支撑,是我们党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振兴中华和实现远大目标的强大力量,是保持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有力保障。因此,艰苦奋斗精神没有过时,永远也不会过时。
  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要体现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还应该体现在消耗财富的过程中。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劳动者素质和领导者工作能力、水平的限制,我们在一定时间里创造出的财富总量总是有限的,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又是不断提高的,如果不量入为出、厉行节约、不断艰苦奋斗地去创造财富,反而不思进取、铺张浪费,甚至肆意挥霍、大搞享乐主义,那有限的财富总量就难以满足人们的正常需要,其后果是很危险的。何况,现在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上学、看病、住房、就业、社会保障还存在许多问题,许多人的生活还有不少困难,不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就会出现不稳定,就难以使人民群众体验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我们不能不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永远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到2010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这是全体中国人民几十年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但是,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发展,我们在快速发展之中,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盛世则必先有忧患,后才有久安。忧患才能长盛,成功必须谦虚。2011年7月23日我国高速铁路甬温线上发生的惨痛事故从一个小的层面给我们敲响了一个大警钟:在高速发展的成绩面前,我们决不能得意忘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上遏制、威胁、恐吓、围追堵截的“棒杀”舆论有所收敛,但忽悠、美誉赞歌的“捧杀”舆论格外兴盛起来。什么“崛起”呀,“模式”呀,中国二十年三十年赶上美国呀,等等。真正爱中国的是中国人!中国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从来不惧怕任何外来的恐吓和威胁,不怕“棒杀”。延安精神可以说就是面对这种“棒杀”的凶险,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而产生的伟大精神。今天我们要特别警惕“捧杀”!在思想、理论和观念上要进一步提高对“捧杀”特点和应对之策的研究和认识。“棒”和“捧”,在汉字中两字只差一笔呀!一个民族被“棒杀”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一个民族被“捧杀”的历史事实则是不绝于史的。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就是最好的例证。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时强调:艰巨的使命、繁重的任务,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我们应牢记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中,永远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只要这样,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就一定能迅速实现!

Copyright 2013 - 2015 jingme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荆门电子政务运行维护中心